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固穷集序 北宋 · 彭俊民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二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六
道不在名,亦不在利,非恶于名与利也,为其一累于名利,则且将役于物而丧其所守,以至于犯非义。
是以君子之与人,必观其能穷,而人之所以志于学者,必在乎能处穷,非穷能得道也,盖将穷而学,学而不至于犯非义,此道之所以得也。
夫有所不为,然后能固穷。
能固穷,然后能外名利而志于学。
是以七十子之徒,仲尼独称颜回
也屡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原宪累然处穷阎之下,子贡结驷连骑,排藜藿过之,一言之失,则终身愧耻。
子贡,亦可谓誇矣。
然世之语学者,不与子贡,而与、原宪,是恶乎名与利也。
后之穷而能学,学而以文名者,莫如董仲舒、司马迁、刘向、韩愈。
考其言以观所行,无一不合于义者,非独文辞之工也。
仲舒困于忌,马迁困于刑,刘向困于谗,韩愈困于逐,四人者,皆不以贫贱易其志,困穷而改其操者也。
故读其文,得其为人。
唐之士以文取高位而贵显于时,如苏味道沈佺期、宋之问、柳子厚之徒,不可胜数,然不役于道而役于富贵,故务得而不务学,能进而不能退。
其文虽存于世,而学者以其人故莫之贵尚。
是岂有恶于彼哉?
夫人之为文,所以名言,而言所以行其志。
志在于学,则其文理;
志在于利,则其文浮。
此其得失较然可见而不可诬者也。
世之浮浅之士,急于功名富贵之途,而重有饥寒冻馁之患,辱身蒙垢,以求媚于世,何哉?
余少而学,长而仕,非能忘名利者也,亦非穷而恶乎不穷者也,盖将穷而仕,仕而学,以期于不犯义。
故集其所尝为文,而名之曰《固穷》,且以见其志尔。
政和改元七月十日丹山彭俊民序。
钦宗靖康元年二月 南宋 · 沈长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九七、《三朝北盟会编》卷四一、《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三、《宋史翼》卷一一
靖康元年二月二十二日太学生沈长卿谨昧死再拜献书于皇帝陛下:臣观自古天下国家所以败乱而不可救者,始于人君赏罚之不明也。
盖赏罚者,人主之大柄。
古者爵人于朝,与众共之;
刑人于市,与众共之。
欲其合天下之公心,不敢有异议而已。
舜之举十六相也,天下之人谓之八元、八恺。
其窜四凶也,天下之人谓之梼杌,谓之饕餮。
夫八元、八恺、梼杌、饕餮,非舜举之也,天下之人共赏之也,非舜窜之也,天下之人共罚之也。
圣人赏罚之柄如此。
汉唐之末,时君世主昏暗不明,赏罚之柄夺于权臣,其所赏者未必有功也,所罚者未必有罪也。
赏罚不明,天下解体,乱亡随之。
如汉之哀、平,唐之懿、僖是也。
此数君者未必如桀、纣之暴乱酷虐,惟其赏罚不公,使忠臣义士衔恨而死,是以至于灭亡尔。
恭惟皇帝陛下即位之初,大明诛赏以示天下,当取法于尧舜可也。
而比颁明诏,前后或异,若有奸邪罔上之臣乘扰攘之际,乱陛下之聪明者。
臣少负耿介,慕刘蕡、贾谊之言得事君之节,而小仲舒之论缓而不切,愤然有意于刘、贾。
臣请为陛下直言而不讳。
臣闻二月初五日,陛下罢李纲右丞
太学生陈东等率士数百伏阙上书,极言李纲忠义,李邦彦奸恶,冀陛下聪明睿断,罢邦彦而相李纲,以厌天下之论也。
于时,京城百姓群聚阙廷,不约而来者几数万人,仰天椎心,祈哀请命,莫不欲李纲之相、邦彦之罢也。
洎陛下遣使宣谕,复旧职,众志遂定。
其后乘时恃众,殴击内侍,盖缘平居细民受虐之深,积怨之久。
今日戎虏拥兵,困辱中国,夺我玉帛,侵我土地,非由此曹何以致之?
故危疑之閒,发其痛以至于极,非士人所教而为之也。
夫举数万之众,不烦召而群聚帝阍,若出一家曾无异意者,岂陈东一布衣寒士所能驱率哉?
盖其平日公论如此,不胜其忠义愤激之切,诉于陛下尔。
谄谀无知之人,阿附邦彦,自植朋党,不问士庶所以伏阙者何心,所言于天子者何事,中外愤骇,里巷萧然,黉舍一空。
臣始闻之而惊,中闻之而疑,卒闻之而解。
以为布衣书生以忠义被戮,得与龙逢、比干并名书史,乃万世之荣。
然天子聪明仁圣,今日之事当自有以辩之,必不惑于佞也。
其后学官黄哲等待罪,陛下亲降圣旨:「朝廷方开言路,通达下情。
士人伏阙上书,乃是忠义所激。
尔等何为待罪?
宜速安职,晓谕诸生」。
太学之士仰观圣训,感激流涕,如蒙异恩,以谓陛下好贤乐善之诚如此,自今以往,天下忠言谠论日闻于九重,必不至钳口结舌如前日也。
有君如此,其忍负之?
称诵未已,诏墨未乾,陛下复降御宝,以诸生伏阙系赦前已放罪,更不根治。
今后如或不改,复出鼓唱,乱朝廷纪纲,当议极刑。
又观殿前司晓示备载御宝,以士庶有以伏阙上书为名者,意在作乱,今后如更似此之人,仰三衙收捉,并从军法,令王宗濋斩讫闻奏。
臣虽至愚,心知前日奸邪之人重以变乱之说惑陛下者,是致陛下德音终始反覆之如是也。
臣观秦始皇雄才大略,英睿之主也。
一用赵高、李斯,遂以为上古不足学,三代不足法,尽取上古之书而焚之。
当时天下之士有复于古者,皆以为妖言,使御史按问其罪,群聚而坑之四百六十馀人。
是时忠臣义士避坑戮之祸,遁逃窜伏,甘心于陇亩之閒,不敢以儒自名。
其谋实出于斯、高,始皇信之而不悟也。
天下士既已尽去,始皇于是内修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仙,巡游不息,恣所欲为而无敢有言其非。
陵夷至于二世不改,始皇之业以至大乱。
辍耕陇上之徒奋臂一呼,天下响应,祸在焚书坑儒而已。
今奸邪之人欲罪伏阙之士,而陛下得此名于后世。
臣所以扪心痛哭,思欲犯颜逆鳞以自蹈于鼎镬也。
夫人主所示天下者,赏罚也。
某人当诛,必明其可诛之罪。
功罪不明而妄兴赏罚,使天下归怨,则谓之暴君可也。
陛下如以前日之事为可赦,不识诸生以何罪而得陛下之赦乎?
以后日之犯为可诛,不识诸生以何罪而得陛下之诛乎?
且既名之为忠义,则不当罪之于刑法。
既置之于刑法,则不当名之以忠义
二者不可两立也。
陛下前诏既以士人为忠义,则后日以犯诏而诛者乃以忠义就刑也。
为忠义者既不保其首领,使不忠不义者陛下将何法以加之乎?
虽然,作福作威,人君之大柄,则杀士之名,臣为陛下过有所惜者,万世之后,恐陛下有杀士之名。
臣恐自此天下四海忠义之士望风股慄,且耕且钓,不肯为陛下用也。
臣又闻陛下虚怀侧席,登用儒臣,擢徐处仁、唐恪等于閒散之地而置之辅佐,至于范宗尹、朱梦说、刘宁止之徒尽蒙号召,将以大用。
是陛下欲尽求天下忠义之士也。
忠义之士闻诏未起,陛下罪言之名已闻于天下,彼数人者敢自信于陛下乎?
太上皇帝在位二十六年,其间奸臣沮抑,忠义之士以言获罪致斥逐者固多矣。
然未有如今日之诏,欲置敢言之士于极刑也,而陛下独何忍为之乎?
臣闻自古贤人君子未尝不欲其君用者,惟其待之不以礼,遇之不以诚,是以怀铅抱椠,自甘于海滨岩穴而不出也。
人君惟尽礼而致之,屈体以下之,虚心以访之,克己以从之,犹惧其不至,况示以刑威,欲致忠贤之士,不亦难哉?
燕昭黄金台郭隗,而四方之士莫不奔燕。
齐小白礼九九之术,而四方之士莫不奔齐。
彼区区霸者之材,非有五帝三王之道德也,徒以礼贤下士,故天下之士乐为之用。
臣愿陛下念臣之心,察臣之言,特降圣旨,追改前诏,优加褒拂,使天下之士不至于解体,则陛下可以得四海之心,建长久之策,而享万世无疆之休矣。
臣又观前日宰相吴敏有为李邦彦辩奸慝暴白功状,大书文榜,揭之通衢。
行道之人莫不嗤笑。
臣闻邦彦自布衣时不敦士检,放僻邪侈,无所不为。
挟倡优于酒肆,逞颜色于庭闱,其淫言媟语往往流传人閒,有不可闻者。
其后一时遭遇,旋致显位,而阿谀顺旨,偷合苟容,坐视奸邪之臣开边致衅,曾无一言规救人主。
此乃持禄养交、冒利忘耻之徒耳。
方且以功状揭之市朝,欺罔文法,愚弄天下未有若此。
吁,可怪也!
宰相天下之属望,任相不贤则天下之人得以议者。
杨绾为相,崔宽为之毁第观,黎干为之减驺从,郭子仪为之彻声乐,当时公卿大臣犹畏惮之如此。
邦彦身为宰相,而百姓遮道僈骂,甚于奴隶,疾走省闼,掩关自遁,其为辱亦甚矣。
臣闻司马光为相,天下儿童走隶亦皆称颂。
使邦彦而果贤也,则天下之人当自知之,当自服之,何必因言而后明哉?
就使如敏之言,以为邦彦畏慎太过,缓于事机,则邦彦亦不过苏味道、卢怀慎之徒耳。
以辅庸主且犹不可,况可以辅佐陛下成中兴之治乎?
臣闻太学之论,蔡京父子上客密交,奔走京门寖有年矣。
邦彦如左右手也。
今所以曲为邦彦强辩者,正欲植党自固。
邦彦去,则不能以孤立。
敏之心,本非为朝廷论宰相,实为身谋耳。
向使陛下不能独断而信敏之言,复用邦彦,则奸臣侵渍,事必有大于此者,诚可为寒心也。
臣观汉之元帝恭谨节俭,当时号为贤者之君,而谗佞愚弄,优柔不断,故孝宣之业少衰而后世贬之。
盖人君之患莫大于斯二者。
愿陛下乾纲大决,天下之事断自宸衷,勿夺于谗佞,勿溺于优柔,则万世之后皆知陛下为贤君矣,岂特生灵社稷之幸哉!
臣为此言,臣之友生有为臣言曰:「子堂上有二亲,家唯四壁,齑盐大学,苟为升斗之禄将以养亲。
而为狂直之言,上以谏天子,下以忤宰相,吾谓子无死所矣」。
臣应之曰:「不然,昔阳城国子司业,召诸生诲之曰:『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
仆生平所志在为忠与孝。
而忠孝不能两立,苟全一节,虽死无憾。
天子仁圣如此,而奸邪之人渐以浸渍,使后世得以轻訾吾君。
今不言,将何以戴天而履地乎?
虽以此受戮,不犹愈于今之生乎」?
是以不避斧钺,直书其事,上干天听。
虽蒙诛戮,万死无悔。
冒渎天威,臣不胜惶恐战慄之至。
五言集句十首 其三 送乡友南归别后却怀 明 · 卢龙云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落照低山尽朱超,长天急远鸿王昌龄
暗尘随马苏味道,霜叶满阶红白居易
家国身犹负耿纬,容华岁不同张说
故人渺何际王勃,秋树断云中许浑
上光宗议时政书绍熙二年五月 宋 · 余古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二、《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八、《咸淳临安志》卷六七、《两朝纲目备要》卷二、《宋元通鉴》卷九○、《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一一、《宋史翼》卷一五
恭惟皇帝陛下春秋鼎盛,自即位以来,星见再周,当思付托之重,朝夕勉惟求治之道为急,乃或不然。
间者侧闻宴游无度,声乐无绝,昼日不足,继之以夜。
宫女进献不时,伶人出入无节,宦官侵夺权政,随加宠赐,或至超迁。
内中宫殿已历三朝,何陋之有,奚用更建楼台,接于云汉?
月榭风亭,不辍兴作,深为陛下不取也。
甚者奏胡戎乐,习斋郎舞,乃使幸臣嬖妾杂以优人,聚之数十,饰以怪巾,拖之异服,备极丑恶,以致戏笑,至亡谓也!
古宦官败国,备载方册,臣观宦者之盛,莫如方今。
上而三省,下而百司,皆在此曹号令之下。
盖自副将而至殿步帅,各为高价,不问劳绩过犯、骁勇怯弱,但如价纳贿,则特旨专除。
将帅率皆贪刻,军士不无饥寒,兵器朽钝,士马羸瘠,未尝过而问焉。
设有缓急,计将安出?
此为害之大者,良由公卿持禄保位,备员全身。
如汉之石庆,唐之苏味道,满朝皆小人也。
求海内不盗贼,民生不涂炭,日月不食,水旱不作,可得乎?
臣愿陛下以汉文帝为法,唐庄宗为戒,问安侍膳之馀,宫廷燕閒,讲读经史,无为南面;
或鼓琴、投壶、习射,以颐养神性,享名教不穷之乐,固嵩岳无涯之寿,岂不休哉!
毗陵三题 其一 南宋 · 释居简
闯檐起渊潜,涛怒欲翻壁。
两雄竞厥壮,跼领勇舒脊。
令人未见神先悸,如见当年李生醉。
醉乡汗漫渺无津,墨蜚素壁风蜚腥。
骧云掀雾妙入神,不特神妙尤夺真。
乡来识真人已朽,所见不知如此否。
或谓此儿鳞介胄,幻作人间写生手。
坐令五月六月间,商羊起舞旱魃走。
客窗夜老闻天籁,逸响琅然风雨晦
晓入西游柱史家,因知壁有蜿蜒沕(自注:右天庆道院观姑苏道士李怀仁画龙行。)
翰林志序 五代 · 李肇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
宋昌有言曰。所言公。
公言之。所言私。
王者无私。夫翰林为枢机宥密之地。
有所慎者。事之微也。
制置任用。则非王者之私。
汉制。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
更直于建礼门内。台给青缣白绫。
或以锦被帷帐毡褥画通中枕。大官供食。
汤官供饼饵五熟果。五日一美食。
下天子一等。建礼门内得神仙门。
神仙门内得光明殿神仙殿。自门下省中书省
盖比今翰林之制略同。而所掌轻也。
汉武帝时严助朱买臣吾邱寿王司马相如
东方朔枚皋之徒皆在左右。是时朝廷多事。
中外论难。大臣数诎。
亦其事也。唐兴
太宗始于秦王府开文学馆。擢房玄龄杜如晦一十八人。
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
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
讨论坟典。时人谓之登瀛洲
贞观初宏文馆学士。听朝之隙。
引之大内殿。讲论文义。
商较时政。或夜分而罢。
元宗置丽正殿学士。名儒大臣。
皆在其中。后改为集贤殿
亦草书诏。至翰林学士
集贤书诏乃罢。初国朝修陈故事。
中书舍人六员。专掌诏诰。
虽曰禁省。犹非密切
温大雅魏徵李百药岑文本褚遂良许敬宗上官仪时召草制。未有名号。
乾封以后。始曰北门学士
刘懿刘袆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为之。则天朝苏味道韦承庆
其后上官昭容独掌其事。睿宗则苏稷贾膺福崔湜
元宗改为翰林待诏张说陆坚张九龄徐安贞相继为之。
改为翰林供奉开元二十六年
刘光张垍乃为学士。始别建学士院翰林院之南。
又有韩纮阎伯舆孟匡朝陈兼李白蒋镇在旧翰林院。虽有其名。
不职其事。至德宗以后。
翰林学士之名。代宗李泌学士
而今壁记不列名氏。盖以不职事之故也。
踏灯词 其二 清 · 汪端光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丛睦山房未刻诗稿
今年十四始交春,令节刚逢放夜辰。
忆煞吟诗苏味道暗尘随马月随人。
赵氏族谱序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八、《陵阳先生集》卷一三
尚论其世,世必有诗,宗则专焉,族则广焉。
予观自昔华宗茂族,遭时多艰,宗谱散亡,夷于民庶,往往弗克自保,况其族乎?
刘知几作《宗史》,又作《谱考》,如云彭城丛亭里诸刘不承楚元王之类,按据非不精,然后世凡言刘氏,悉曰彭城,而知几之《宗史》、《谱考》不复论矣。
苏明允作《谱族》,又作《谱引》,如云眉之有苏,自唐神尧时郡刺史苏味道父子始,以亲尽不书之类,书法非不严,然近世凡言甲乙氏族,必曰江卿,而明允之《谱》与《族》亦不复存矣,可胜叹哉?
东平赵氏避靖康之难,举族过江,盖五季刘汉凤翔节度曰平章晔之后也。
其六世左丞公被遇政、宣时,犹子侍郎公受淳熙间,进用天地间,吉凶同穴,忧喜聚门。
虽皆不得老寿以终,其后乃益蕃衍。
而十一世诸孙某,又能作祖赵族谱于世变之馀,不亦贤乎?
谱有图,仿年表为旁通,继之以谱,纲举目张,绳联珠贯,不尽用苏谱例。
族无疏戚,随长幼,皆以次第。
书其散居某所,则见附主;
外继某氏,则见因亲;
录姓之奉始,则见纪原。
至于志状奉末、姻戚阀阅、见闻坠轶,则皆见右集与摭遗焉。
积数岁然后成,盖众谱所不及,勤矣备矣。
某字仲德,博学工文词,其为是谱,实缵成先推官之志。
首挈淳熙旧序,具述遗训,列于谱之前后。
尤惓惓访祖茔而念荒隔,感时物而叹侨寄,勉子弟而致期望。
孝慈忠厚,申重恳至,发于内心,可以上对左丞侍郎公无所忝。
后之人欲知其心,观其谱可也。
甲辰十月旦陵阳牟某书于下方云。
太尉裴公神道碑730年4月11日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星辰悬象。
所以殷时布气。
然而行不言之道者天也。
文武用才。
所以勤官定国
然而致无为之理者帝也。
高宗之休运。
任名世之良臣。
清九流而辟四海。
代天工而张帝德。
历选前哲。
岂多乎哉。
公讳行俭。
字守约
河东闻喜人也。
其先出乎嬴姓。
伯翳之后也。
秦则裴侯始封。
汉则侍中受职。
魏晋之代。
郁为盛门。
八裴方于八王。
声振海内。
三子尊为三祖。
望高士族。
冀州刺史徽至公十二代。
中军将军双虎至公六叶。
代无违德。
不陨厥问者巳。
大王父伯凤。
周骠骑大将军光汾二州刺史琅邪郡开国公
大父定高。
大将军冯翊郡袭琅邪郡公
诸侯受封。
山河传国。
天子共理。
循良克家。
考仁基。
左光禄大夫
以阴图王充
仗义旧主。
遭时不利。
玉折名扬。
龙兴
旌淑励节。
原州都督
谥曰忠
盖春秋之褒也。
公清明本乎世德。
正性出乎胎教。
气润河灵。
貌雄岳立。
仁孝之道。
天生而知。
将相之器。
与年俱长。
以高荫为宏文生。
绝事笃学。
累年不举。
房仆射异而问焉。
对曰。
隋室丧乱。
家乏典籍。
馆有良书。
探讨未遍。
故少留耳。
梁公惊曰。
骥子志气淩云。
当一日千里。
其早为通人之目也如是。
明经左屯卫仓曹
诏举转雍州司士
金部户部员外
都官郎中长安
明庆中。
与长孙太尉河南论及中宫废立。
国家忧患。
公伯僚谮行于季氏。
出为西州长史
又改金山副都护
又拜安西大都护
西域从政
七八年閒。
穷荒举落。
重译向化。
我之独贤。
边之多幸。
乾封岁徵为同文少卿
寻除司列少常伯
官复旧号。
吏部侍郎
银青光禄大夫
自居铨管。
大设纲综。
辨职差才。
审官序爵。
法著新格。
言成故事。
上元中
长星出天。
秃发入塞。
诏公为洮州道左军总管
又为秦州镇抚右军总管
并受元帅王节度
虽祭公有谏。
耀武之事不行。
方叔帅师。
来威之道备矣。
仪凤二年
十姓可汗匐延都支及李遮匐潜搆犬戎。
俶扰西域
朝廷凭怒。
将行天讨。
公进议曰。
敬元败绩于茅戎。
审礼免冑而入狄。
岂可绝域。
更勚王师。
今波斯王亡。
侍子在此。
若命使册立。
即路由二蕃。
便宜取之。
是成禽也。
高宗善其计。
诏公以名册送波斯。
安抚大使
公往莅。
遗爱洽于人心。
是行也。
百城故老。
望尘而雅拜。
四镇酋渠。
连营而咨酒
一言召募。
万骑云集。
公乃解严以反谍。
托猎以训旅
误之多方。
閒其无备。
裹粮十日。
执都支于帐前。
破竹一呼。
钳遮匐于麾下。
华戎相庆。
立碑碎叶。
盖美克隽不杀而用谋。
安人以德而去害。
廓氛祲于地表。
燀皇灵于天外。
国有屯田之颂。
窦宪燕山之铭。
询兹远略。
彼何微也。
礼部尚书
上柱国
又特降恩命兼右卫大将军
夷典秩宗
神必据我。
文昌有将。
天道存焉。
调露中
单于可汗伏念外叛。
大鸿胪萧嗣业丧律。
诏公为定襄道大总管
军至朔州
斥相接。
匈奴故态。
狃劫粮以馁师。
神将出奇。
张虚势以啖敌。
伪为转运。
伏其壮士。
示羸师以缓行。
隐精骑以蹑迹。
寇果大下。
援兵奔散。
骄虏骜。
自为得色。
驱此车牛。
憩彼泉井。
于是箱中兵起。
千弩齐发。
要路骑飞。
一息而至。
偫胡颠沛。
杀伤满野。
从兹馈运。
路无惊者。
观夫大漠无倪。
穹庐靡所。
追之逃遁。
舍之凭陵。
费日老师。
兵家所病。
公潜使缓颊。
均其利心。
深图既入。
狼意亦改。
及委罪衙官
阴送降状。
公密上其事。
人莫知之。
及如其期。
举国归附。
烟尘大起。
师徒惶惑。
公徐使令军曰。
此是伏念执温传来降。
非他寇也。
俄而衔璧辕门。
释缚纳款。
帝嘉其勋。
尚书崔知悌乘驿劳军。
备礼献凯。
策勋之日。
程务挺张虔勖者。
行军之偏将也。
诉言子营逼逐。
方降大军。
又属秉钧忌才。
下上其手。
公曰。
虽不逮偫帅之让功。
犹耻与二王之竞力。
今而杀降。
后无来者。
乃封公闻喜县开国公
而伏念温传皆戮都市。
是年也。
伏念弟元珍拥其馀种复叛。
则天称制。
追正宿枉。
赠伏念太仆卿
程张诸家。
别故夷族。
君子以为神理之不可诬也。
永淳元年
诏公为金牙道大总管
未行遘疾。
四月二十八日
薨于京师延寿里。
春秋六十有四。
长子贞隐。
早卒。
嫡孙参元嗣封。
藐是诸孤。
哀哀童幼。
高宗悼焉。
幽州都督
赐凶仪还乡。
丧葬官供。
礼部郎中监护。
窀穸之数。
率礼有加。
别敕留守皇太子择六品京官一人检校家事。
五六年閒。
待儿孙稍成长日停。
宠极哀荣。
礼之厚者。
泽及存没。
义莫重焉。
太常议谥。
博古多能文武表式曰
其年十月
葬我宪公闻喜之东良原
礼也。
神龙中兴
朝思旧德。
赠公扬州大都督
开元孝享宰
延恩赠公太尉
生不登乎台阶。
没追位乎灵宰。
序四时于下地。
调三光于上天。
圣人神教。
意在兹乎。
公志坚虑精。
神勇识澈。
艺必讨本
学皆睹奥。
又善测云物。
推步气象。
鬼无遁谋。
灵不藏用。
著文集二十卷。
造草字数千文。
宝传人閒。
以为代法。
又撰选谱十卷。
又为军营行阵部众料敌等四十六诀。
大圣天后秘书监武承嗣就家取进。
以为秘术。
岂比马卿浮华。
唯留封禅之草。
刘安虚诞。
空传鸿宝之书而巳哉。
加以汲引沈沦。
推奖气类。
虚怀而襟带不设。
宏亮而城府洞开。
故虎旅云从。
词林响应。
若毛羽之宗麟凤。
众川之长江河也。
选曹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
评曰。
虽有才名。
不过令长。
其馀华而不实。
鲜克令终。
苏味道王剧。
叹曰。
十数年外。
当居衡石。
后各如其言。
其在军麾。
择帐下之士。
则有张知运薛讷阎敬容甘元暕裴思谅王智方吕休璟刘元意。
偏裨之将。
则有程务挺张虔勖王方翼智𧦬党金毗郭待封刘敬李多祚黑齿常之
凡所进拔。
尽为名将。
此则有道之人伦。
武侯之赏鉴也。
公之送波斯也。
入莫贺延碛中。
遇风沙大起。
天地暝晦。
引导皆迷。
因命息徒。
至诚虔祷。
徇于众曰。
井泉不远。
须臾。
风止氛开。
香泉丰草。
宛在营侧。
后来之人。
莫知其处。
此乃耿恭之拜井。
商人之化城也。
公在礼闱
敕赐善马及宝鞍。
令史奔驰。
马倒鞍破。
惧而逃罪。
公使召之曰。
知汝误耳。
平都支遮匐。
大获珍异。
酋长将吏。
请遍观焉。
有马瑙大盘。
希代之宝也。
随军王休烈捧盘跌倒。
应时而碎。
叩头流血。
惶怖请死。
公笑曰。
事有不意。
何至重玉而害人乎。
此又文饶之含容。
邴吉仁恕也。
公西擒都支。
北降伏念。
前后锡马五百匹。
僮二百人。
金银器物三千品。
锦罽织皮三百段。
公受置庭中。
旬日尽散。
此又赵奢之待士。
田文之市义也。
若夫知人以为本。
感通以为行。
善贷以为常。
散积以为乐。
古之有道者
从事于斯矣。
公元夫人河南陆氏。
兵部侍郎爽之女也。
陆氏卒。
继室以华阳夫人厍狄氏。
有任姒之德。
班左之才。
圣后临朝。
召入宫阙。
拜为御正
中宗践祚。
归养私门。
岁时致礼。
娲皇(一作后)补天。
进参十乱。
少康
退协三从。
晋朝公卿。
列拜虞潭之母。
周官音注。
近同韦逞之家。
皇上临极。
旁求阴政。
再降纶言。
将留内辅。
夫人深戒荣满。
远悟真筌。
固辞羸惫。
超谢尘俗。
每读信行禅师集录。
永期尊奉。
开元五年四月二日
归真京邑
其年八月
迁窆于终南山鸱鸣堆信行禅师灵塔之后。
古不合葬。
魂无不之。
成遗志也。
长孙参元。
官至泾邓二州刺史
聿修厥德。
人忘道存。
次子延休
并州文水
世载文雄。
家传草圣。
次子庆远
协律郎
深达礼乐。
克和神人。
咸负长才。
同沦短运。
季子光庭。
侍中吏部尚书
辅政邕熙。
致君尧舜
孝理发乎陵庙。
仁泽遍乎松槚。
是故妻以夫荣。
母以子贵。
尚书先赠方伯
申命上公
夫人旧封华阳
增号晋国
诗云。
文武吉甫
万邦之
上公有焉。
又曰。
彼美孟姜。
德音不忘。
小君有焉。
孝经云。
立身行道。
以彰(一作显)父母。
侍中有焉。
合三德而为家。
横百代而济美。
信可以言时称伐。
镂石刊金者欤。
神道前铭。
所撰。
且有后命。
俾余系述。
马迁世家。
孟坚之一传。
刘宽表墓。
伯喈之两碑。
报德教忠。
俱传不朽。
铭曰。
天生亚圣。
祚此王国。
文综九流。
武参七德。
柔远服叛。
穷西尽北。
赫我皇灵。
去其蝥贼。
仁则不远。
智何不周。
如山之峻。
如川之流。
术与神合。
艺将道游。
书来悬帐。
赋出登楼。
司马军阵。
官人纲纪。
帝加常伯
国于闻喜
室有令妻。
家成克子。
社金传世。
桓圭守祀。
神为上台。
永介邦祉。
唐紫微侍郎黄门监李乂神道碑716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世称李公德为范
言为师。
行为则。
事为程。
于戏。
彼之四者。
吾以一贯。
及值缉熙之运。
怀广大之业。
天下谓之登相国
台司
竟而此位不跻。
亦公之誉也。
若季孙何访。
不对者宣尼
季子可法。
以书者文仲
夫如是。
故闻其风。
志其道。
粤未量已。
公讳
字尚真
赵房子人也。
柏人侯昙裔孙。
侍书劲十一世孙。
咎繇虞臣。
老聃周史。
纯嘏之烈。
清华其冠。
曾祖彦博。
振威将军光州固始
祖惠明。
弋阳西曹熊州司仓书佐
父大智。
阆州新政
公贵达。
追赠济州刺史
以昭孝焉。
北临代有恒岳
东注彭有泫水。
岂恒之宝。
泫之精矣。
何奇士之不乏。
而我公诞生欤。
公幼而闵凶。
弱不好弄。
十一从学。
极奥研几。
十二属词。
含商咀徵。
中书令薛元超谓人曰。
此子必负海内盛名。
十九郡举茂才策第。
考功郎刘思立一见又如之。
调补潞州壶关婺州武义
羁云逸而在泥蟠也。
秩满诣选。
吏部侍郎苏味道
伟藏器而嗟韫椟也。
特授蓝田
又策高第。
累迁乾封万年
雍州长史薛季昹视事咨谋。
推诚悦服。
主画诺而班诏书也。
擢为监察御史
殿中侍御
平而不颇。
疏而不漏。
御史黄门监渔阳公承旨鞫伪。
发奸除恶。
刑以矫末。
礼以教中。
有若决疣溃痈。
焚符破玺。
景龙中
叶静能谄谀媚妒。
权势倾人。
自谓金鼎可期。
羽衣而立。
公劾奏其僻。
中宗原而宥之。
不肖者惧。
不仁者远。
无何。
朝散大夫
尚书司勋左司员外右司郎中中书舍人
立义起草。
司言挥翰。
盖闲练而芳蔚也。
遂长兼昭文馆学士
云龙待问。
马成歌。
偫士跃鳞。
繄公称旨。
太子上即位。
检校吏部郎中
正关键端也。
持刀尺审也。
建是无挠。
翕然有声。
二岁迁黄门侍郎
银青光禄大夫
进爵中山郡开国公
食邑二千户
四岁转紫微侍郎
掌制数月。
刑部尚书
明年正除检校尚书
校郡国考绩凡二岁。
古之迈迹垂宪。
选贤与能多矣。
抑扬者或龃龉为心。
塞默者或籧篨为貌。
介无不执。
执则嫌于偏。
柔无不通。
通无恶于善。
士君子患也。
公列近臣居常伯则不然。
秉彝德。
彻乘理。
错综平枉。
梧按(疑)伦省。
忠而公。
信而顺。
谋始而作。
虑先而动。
明可照肝胆。
精可析毫芒。
议必当而刑不放也。
故邦释令典。
公敷大猷。
粗举凡矣。
圣人迪谟训书册惟文乎。
公掌丝綍握铅椠。
典可常而史不隐也。
圣人鞠师旅缮甲兵惟武乎。
公赋其车蒐以器。
居有礼而用有神也。
圣人讯法约畴事省惟清乎。
公削烦苛节更算。
著诸令而便于宜也。
圣人核臧否甄黜陟惟明乎。
公差九牧区五等。
措诸枉而举于直也。
夫文武以序。
清明以
斯事体大。
与时偕行。
行之我公。
则无遗矣。
呜呼我公。
何不寿矣。
明灵罔恤。
闇忽而殂。
享年六十。
开元丙辰岁仲春癸酉
薨于京师宣阳里第。
旒冕震悼。
衣冠痛惜。
秦里奚郑子产乌足拟哉。
制赠公黄门监
绢布三百疋。
米粟三百石以赙之。
太常考行曰贞。
宜矣。
公每诫其子。
师于薄葬。
有子宁等五人。
并丧过乎戚。
奉遵先旨。
不敢隳废。
韦贤业儒。
竟迁鲁国
杜预知礼。
自表邢山。
故宁等以其丙申
卜葬长安细柳原。
东北望帝京二十有五里。
偿其志也。
柩既引。
户部尚书东平毕构少府监吴郡陆馀庆散骑常侍扶风马怀素黄门侍郎清河崔泰之紫微侍郎武功苏颋祖于延年门外。
举觞言曰。
不还故乡达也。
别于此路穷也。
孰云中山
宁厥后土。
非此公之为恸。
吾谁恸乎。
服马悲鸣而不前。
行人涕泣而相向。
佥以者公称知我。
我谓之甥。
固尝挥斤见期。
必使刊石为事。
则不佞。
曷于是重。
相泣谓曰。
我辈见中山弗冥冥隳行。
弗察察从政
弗执利邀宠。
弗夸毗耀荣。
无躁求。
无苟得。
结友朋义也。
诲子弟仁也。
荐贤畏其知。
闻善若已出。
急于病。
让于夷。
轻于财。
重于施。
中山之度矣。
所著文集。
六十卷。
五言之妙。
一变乎时。
流便清婉。
经纶密致。
犹乐箫韶工黼黻也。
至于心凝风味。
神嬉景华。
奕棋不孤。
弦酌相伴。
乐然有地。
贵岂在人。
奈何则亡。
不可复见。
因更为长恸。
俾愚叙之。
黄门监渔阳公卢公。
居世有闳散之任。
与公有范张之密。
强学伟词。
盖撰其实也。
遂作颂云。
龙德周史。
龟文汉相。
鼎鼐递袭。
簪缨相望。
常山之英。
泫水之精。
代称不乏。
人惟特生(其一)
鲤趋成训。
敦诗阅史。
鸿渐于磐。
陟遐自迩。
暂劳州郡。
俄拾青紫。
王佐之才。
一日千里(其二)
高游省门。
近侍轩墀。
守位以正。
行已无私。
无私伊何。
惟忠是效。
以正伊何。
临事不挠(其三)
八座爰践。
三阶未陟。
如何不臧。
景命云极。
中夜婴疠。
崇朝孔亟。
纵壑摧鳞。
靡霄坠翼(其四)
如水之清。
如玉之贞。
如衡之平。
如镜之明。
应享年以介寿。
何短晷之先倾。
晋丧名臣兮。
羊公见哀于武帝
郑有遗爱兮。
尼父掩泣于侨卿(其五)
归无途兮往不返。
岁将晏兮逝水远。
南山南河
往不返。
可奈何。
日运星回。
天长地久
旌芳宣懿
无非旧友(其六)
唐故通议大夫行嶭王友柱国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766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孔悝有彝鼎之铭。
陆机有祠堂之颂。
皆所以发挥祖德。
敷演家声。
故君子之观其铭也。
既美其所称。
又美其所为。
无而称之。
是诬也。
有而不述。
岂仁乎。
论而撰之。
敢不祗惧。
君讳惟贞。
字叔坚
其先出于颛顼之孙祝融
孙安为曹姓。
其裔邾武公
名夷甫
字颜
子友。
别封郳为小邾子。
遂以颜为氏。
多仕鲁为卿大夫。
孔门达者七十二人。
氏有八。
战国有率斶。
秦有贞。
汉有异肆安乐。
其后丧乱。
谱牒沦亡。
魏有斐盛。
字叔台
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
始自居于琅琊临沂孝悌里。
广陵太守给事中葛绎贞子讳钦
字公若
精韩诗礼易尚书
学者宗之。
汝阴太守护军袭葛绎子讳默。
字静伯
侍中光禄大夫西平靖侯讳含
字宏都
元帝过江。
巳下七叶。
葬在上元幕府山西
侍中光禄勋西平定侯讳髦
字君道
事具孝行传。
生州西曹骑都尉西平侯讳綝
字文和
宣城太守御史中丞讳靖之
字茂宗
巴陵太守度支校尉讳腾之
字宏道
善草隶书有风格。
梁武帝草书评云。
腾之贺道力并便尺牍。
少行于代。
辅国江夏王参军讳炳之
字叔豹
以能书称。
齐持书御史中丞讳见远
字见远
和帝被弑。
恸而绝
梁武深恨之。
事见梁周北齐书。
镇西记室参军讳协
字子和
感家门事。
义不求闻达。
元帝著怀旧诗以伤之。
撰晋仙传五篇。
日月灾异图两卷。
文集二十卷。
见梁书。
北齐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平原太守东宫学士讳之推
字介
著家训二十篇。
冤魂志三卷。
證俗字音五卷。
文集三十卷。
事具本传。
黄门兄之仪。
周御正史中大夫麟趾学士。
隋文辅政。
不署矫诏。
索玺又拒之。
出为集州刺史新野公。
后朝朔望。
引之御榻曰。
见危授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
古人所重。
何以加卿。
事具周书。
弟之善。
子孙见于后。
黄门生皇秦王记室讳思鲁
悯楚游秦小。
记室字孔归
君之曾祖也。
司经校书东宫学士
率子弟奉迎义旗于长春宫。
瓜州
仪同
博学善属文。
自为父集序。
国史称温大雅在隋。
与思鲁同东宫
彦博与悯楚直内史省
彦将时与游秦典校秘阁
二家兄弟。
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
氏为优。
其后职位。
温氏为盛。
温氏谱亦载焉。
生勤礼。
字敬
君之祖也。
幼而朗悟。
识量宏远。
工于篆籀。
尤精诂训。
解褐校书郎
与两兄弟师古相时时为宏文崇贤学士
弟育德又于司经校定经史。
当代荣之。
太宗尝令师古赞崇贤学士
以兄弟。
特命萧钧赞之曰。
依仁服义。
怀文守一。
履道自居。
下帷终日。
德彰素里。
行成兰室。
鹤钥驰誉。
龙楼委质。
著作郎修国史夔府长史
虢州刺史
生昭甫敬仲殆庶无恤少连务滋辟强。
昭甫字周卿
君之父也。
幼而颖悟。
尤明诂训。
工篆籀草隶书。
内弟殷仲容齐名。
而劲利过之。
特为伯父师古所赏重。
每有著述。
必令参定。
尝得古鼎二十馀字。
举朝莫识。
尽能读之。
宗侍读曹王属。
华州刺史
真卿表谢。
肃宗批答。
卿之乃祖。
当为硕儒。
既高倚相之能。
遂有臧孙之后。
不坠其业。
在卿之门。
生我伯父讳元孙暨君。
伯父聪颖绝伦。
尤工文翰。
进士
考功郎刘奇特标榜之。
由是名动海内。
累迁太子舍人
元宗监国
专掌令画。
尝和游苑诗。
批云。
孔门称
宋室闻贤。
翰墨云捷。
莫之与先。
历滁沂濠三州刺史
秘书监
君仁孝友悌。
少孤。
育舅殷仲容氏。
蒙教笔法。
家贫无纸笔。
与兄以黄土扫壁本石画而习之。
故特以草隶擅名。
天授元年
糊名考试。
判入高等。
以亲累授衢州参军
盈川杨炯信安桓彦范相得甚欢。
又选授洛州温县永昌二尉。
每选皆判入高科。
侍郎苏味道以所试示介众曰。
选人中乃有如此书判。
嗟叹久之。
遂代兄为长安太子文学
以清白五为察访使魏奉古等所荐。
五邸初开。
盛选僚属。
拜嶭王友柱国
伯姊御史大夫张知泰鲁郡夫人亡。
将葬。
数家占君不利临圹。
君哭而拒之曰。
岂有亡手足之痛。
牵拘忌而忍自绝乎。
弗从。
其年七月才生明。
遘疾而殁。
教义者隐而伤焉。
会稽贺知章陈郡殷践猷吴郡陆象先上谷寇泚河南源光裕博陵崔璩友善。
事具陆据所撰神道碑。
累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
真卿表谢。
肃宗批答云。
卿之先人。
德行优著。
学精百氏。
艺绝六书。
频擢甲科。
屡升循政。
曳裾王府。
名右邹枚。
载笔春宫。
道高徐阮。
既而寿乖华发。
器纡青云。
业载史臣。
庆传令子。
追存盛美。
褒赠崇班
且旌善于义方
俾扬名于有后。
濠州春卿杲卿曜卿旭卿茂曾
春卿工词翰。
倜傥有吏才。
苏颋茂才偃师丞。
杲卿文理清峻。
所居有声。
太常丞摄常太守
禄山反。
擒其心手。
土门
卫尉卿中丞
城陷。
杲卿叱詈之。
遂被钩舌支解而终。
赠太子太保
谥曰忠节
真卿表谢。
肃宗批答云。
自羯胡猖狂。
入我河县
所在官吏。
多受迫胁。
卿兄以人臣大节。
独制横流。
或俘其谋主。
或斩其元恶。
当以救兵悬绝。
身陷贼廷。
旁若无人。
历数其罪。
手足寄于锋刃。
忠义形于颜色。
古所未有。
朕甚嘉之。
曜卿工诗书草隶。
十五以文学崇文馆
淄川司马。
旭卿善草书。
允山令。
茂曾好属文诂训。
仁厚绝众。
犍为司马。
君生阙疑允南乔卿真长幼舆真卿允臧。
阙疑仁孝有吏能。
精诗传。
善剖判。
杭州参军
允南仁孝有清识。
工诗。
人多诵其佳句。
善草隶。
春卿杲卿曜卿同日于铨庭为侍郎席建侯所赏。
达奚珣荐为左补阙
真卿时为殿中。
正至。
三拱法座舞蹈。
而衣袂相接者三。
允南赋诗云。
谁言百人会
兄弟也沾陪。
历殿中膳部司郎中国子司业金乡男
乔卿仁和有吏干。
富平
真长清直早世。
幼舆方雅有酝藉。
通班汉。
左清道率府兵曹
真卿早孤。
蒙伯父暨允南亲自教诲。
进士
校书
制举醴泉
陟清白长安
三院御史
四为大夫
六为尚书
再为采访节度
礼仪使光禄大夫鲁郡
允臧敦质孝悌。
有吏能。
制举
监察充朔方衣资使殿中三为侍御史中允江陵少尹荆南行军。
濠州及君孙。
泉明。
佐父开土门
彭州司马
威明
邛州司马
季明
子干
沛。
翊。
颇。
诞。
及外孙博野沈盈卢逖。
并为逆胡所害。
各蒙赠五品京官。
好属文。
翘。
华。
正。
𩓥。
慈明。
都水使者
𩓥好五言。
校书
仁孝方正。
明经
大理司直
岭南营田判官
执丧九日不食。
颉。
河阳
顗。
凤翔参军
颇。
工小楷。
洗马
颃。
恭仁。
奉礼郎
并早丧逝。
纮。
方义主簿
暨觏。
并没蛮。
袭明。
微明。
德明。
未仕。
通明
获嘉
将明。
昌明
克明
崇文明经
卫密标榜之。
翙。
有德行文词。
华原主簿
准。
溧水
觌。
颇工文。
襄阳
觐。
有文行。
文进士
颢。
仁友清白。
常熟
封金乡男
颖。
清介勤学。
侍郎蒋洌赏其判。
京兆兵曹
袭金乡男
岫。
仁纯。
常熟主簿任城男。
颀。
颂。
清源
顶。
干办
府法曹
愿。
长厚清白。
朝邑
頵。
左率仓曹
硕。
秘书正字
颒。
有吏干。
歙州录事参军曲阜男。
䪻。
好为诗。
富阳
禺。
好为文。
常州参军
并粗有所立。
君之诸祖父偫从。
扬庭。
颐。
侍读
强学。
益期
学士
中和。
至诚。
敬仲
大智。
温之。
澄之。
澹之。
搢。
挺。
援。
撰。
温。
泳。
陵。
明经
康成
强学。
希庄
日损。
隐朝。
邻几。
知微。
舒。
说。
顺。
胜。
式宣。
韶。
进士
制举有意中和趋庭希庄刺史
利仁。
明天文。
欣期。
元淑
景灵。
校书
光庭。
注后汉书。
嘉宾。
千里。
升庠。
匡朝。
怡。
滔。
浑。
允济。
搢。
逸。
觌。
不器
防。
有文词。
博古。
少连
恭敏。
惇学行。
敬仲温之以孝闻。
润。
有风义。
晃。
鏻。
邈。
迢。
以清白称。
其馀咸著官族
不获悉数。
洪惟累祖之耿光丕业。
有若子泉宏都之德行。
巴陵记室之书翰。
特进黄门之文章。
秘监华州之学识。
肇自鲁国
格于圣代。
纷纶盛美。
遂举集于君。
君能述遵前人。
不敢失坠其志事。
以忝聿修
宜其克飨尊荣。
为清庙不祧之主。
真卿幸承遗训。
叨受国恩。
无疆之庥。
敢扬不朽之烈。
铭曰。
系我宗。
颜公
子封郳。
鲁附庸。
孔圣
浴沂风。
刺青徐。
给事中
护营
渡江枫。
侍兄疾。
感蛇童。
邻火断。
珥貂
施七叶。
传孝恭。
武骑都
尉司从。
便尺牍。
继鱼虫。
恸君难。
愤而终。
记室
湘东
御正
凛移忠。
黄门
擅文雄。
三韶长。
东宫
穆叔
史牢笼。
华州
诂训通。
秘监
盛名鸿。
少保
文翰工。
莅畿赤。
五褒崇。
登望苑。
友桂丛。
三超赠。
储宫
流光盛。
庙貌
永不祧。
垂无穷。
唐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丞上柱国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三
于戏。
逆鳞劘上。
匡救之义深。
守死不回。
人臣之致极。
况乎文包风雅。
道济生灵。
建一言而天下倚平。
含九德而三光式序。
超无友而独立者。
其惟广平公乎。
公讳
字□□邢州南和人
其先出于殷王元子
七代祖弁。
魏吏部尚书
列人子。
祖钦道。
北齐黄门侍郎
并事迹崇高
各见本传。
高祖元节。
定州田曹。
曾祖宏俊。
大理丞
祖务本。
栎阳
父元抚。
卫州司户
户部尚书
自田曹至于尚书
皆实浮于名。
而位不充量。
事见许公苏颋所撰神道碑。
公七岁能属文。
一遍诵鵩鸟赋
丁尚书府君忧。
水浆绝口者五日。
八九岁时。
尝梦大鸟衔书。
吐公口中。
公吞之。
遂乘而直上。
倏忽惊寤。
犹若下在胸间。
自后藻思日新。
襟怀益爽。
年十六七时。
或读易旷时不精。
公迟而览之。
自亥及寅。
精义必究。
明年进士高第
上党
王屋主簿
相国苏味道侍御史出使。
精择判官
奏公为介。
公作长篇以自兴。
梅花以激时。
苏深赏叹之。
曰。
王佐才也。
合宫
长寿三年从调。
判入高等。
有司特闻。
天后亲问所欲。
公以代为唐臣。
不求荣达。
诡奏云。
家本山东
愿得魏之一吏。
遂手诏授录事参军
拜舞趋出。
后异而召还。
又手诏拜监察御史里行
寻丁齐国太夫人忧。
服阕。
筑室反耕。
志图不起。
俄而即真
殿中侍御史
同列有博于台中者。
将责名品而黜之。
博者惶恐自匿。
翌日。
公独正辞引过。
天后悦而释之。
天官员外郎凤阁舍人御史中丞
乃谓所亲曰。
吾比欲优游自免。
不图要近。
骤至于斯。
其敢废所职乎。
乃悉心纳忠。
无所回避。
张易之昌宗兄弟。
席宠胁权
天下侧目。
公危冠入奏。
奋不顾身。
天后失色。
苍黄欲起。
公叩头流血。
誓以死争。
拾遗李邕奏曰。
陛下坐则天下安。
起则天下危。
内史敕公出。
公曰。
天颜咫尺。
奉德音。
劳宰臣
宣王命。
词气慷慨。
左右震悚。
遂俱摄诣台。
庭立切责。
二竖股栗气索。
不敢仰视。
自朝至于日昃。
敕使驰救之。
公不得已而罢。
又令诣公谢罪。
公拒之。
后有惨恤。
二竖来吊。
公辞曰。
贵近不宜与执法通同。
假满。
朝士慰公。
二竖又欲序进。
公举板迎揖之。
不得成礼而去。
神龙之兴复也。
公实佐其谋。
及当畴庸。
让而不受。
曰。
清宫问罪。
事出五王。
夏中兴。
功归明主。
非曰逃赏。
谁敢贪天。
俄拜朝散大夫吏部侍郎谏议大夫
黄门侍郎
尝遇梁王武三思于朝。
三思方欲言事。
公正色谓之曰。
当今复子明辟。
王宜以侯就第。
何得尚干朝政。
三思惭惧而退。
请急累月。
俄而兼摄尚书左丞
中宗将幸西蜀
深虞北鄙。
乃兼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又改兼贝州刺史
与数人同辞。
三思独揖公住。
公顾谓之曰。
诸人巳出。
不可独留。
遂揖之而去。
属年谷不登。
国租罢入。
三思食邑
公悉蠲之。
既屡挫其锋。
亦处之自若。
俄而真拜。
杭州
又复迁相州
寻入为洛州长史
唐隆初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粤五日兼右庶子
寻加银青光禄大夫
元宗之在储闱
镇国太平长公主潜谋废立。
尝于光范门内坐步檐中。
宰臣以此旨。
诸相失色。
莫敢先言。
公盛气诘之曰。
东宫有大功。
宗庙社稷主也。
安得异议。
遂奏妇人干政。
恐生祸阶。
请不令朝谒。
俄而男又纵横。
公奏之。
繇是贬楚州刺史
主亦竟以凶终。
无何。
复拜银青
历魏兖冀三州兼河北按察使
寻迁幽州都督御史大夫
复为魏州
入为国子祭酒东都留守
开元二年寻拜御史大夫京兆尹
睦州刺史
广州都督
充按察经略讨击使
又兼御史大夫
许便宜从事
前是首领桀骜。
多据洞不宾。
公之下车。
无敢不蔇。
彼之风俗。
竞趋苟简。
茨竹檐。
比屋鳞次。
火灾岁起。
煨烬无馀。
公教之度材。
变以陶瓦。
千甍齐翼。
万堵皆兴。
于今赖焉。
燕国公张说著为碑颂。
无何。
使中官杨思勖召公
公拜恩而就马便行。
在路竟不交一言。
思勖将军贵幸。
泣诉于帝。
帝嗟叹久之。
刑部尚书
四年吏部黄门监
监修国史
五年改号侍中
明年
驾幸东都。
至三崤。
驰道险隘。
行不得前。
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中丞王怡并坐当降黜。
公奏曰。
必若致罪二臣。
将来必受其弊。
遂命公舍之。
曰。
陛下责之。
以臣免之。
是过归于上。
恩由于下。
臣请使且待罪。
然后俾其复职。
上嘉而从之。
元宗尝命公名诸皇子公主邑号。
既而又令各定一美名。
公奏称。
七子均养。
鸤鸠之德。
锡以名号。
不宜有殊。
若母宠子爱。
恐非正家之道。
王化所宜。
元宗悦而从之。
八年开府仪同三司
进爵广平郡开国公
策勋上柱国
狂竖权梁山构逆长安
有司深探其狱。
敕公按覆。
京兆司录李如璧等百馀家。
皆以借宅假器。
悉当连坐。
公以婚姻假借。
天下大同。
至于京城
其例尤众。
知情即是同反。
无罪不合论辜。
凶渠之外。
一切原免。
天下欣服焉。
中书令河东张公。
杰出将明之材。
独运庙堂之上。
镜机朗澈。
见事风生。
求公规模。
悉阅堂案。
每至危言谠议。
执正守中。
未尝不废卷失声。
汗流浃背。
其为通贤所服也如此。
十三年。
驾幸东都。
以公为西京留守
公极言得失。
无有所隐。
元宗感悦。
制曰。
所奏之言。
置之座右。
出入观省。
以诫终身。
因赐䌽物二百匹。
明年又兼吏部
十七年尚书右丞相。
雅善戏谑。
不常矜庄。
与故户部尚书王晙为莫逆之友。
晚而弥笃。
凡所谈谐。
人辄疏取。
端五日蒙赐钟乳。
命医归鍊。
或以为上药异味。
不宜委之。
公曰。
推诚求信。
犹惧不应。
猜以待人。
信其可得。
闻者惭退。
二十一年抗疏告老。
至于再三。
手诏优许。
遂特给全禄。
赐绢五百匹。
东京
公以为大臣归休。
不宜关通人事。
遂杜绝宾客
其年。
驾幸洛阳
公迎拜道左。
元宗亲驻龙跸。
使荣王琬劳问者数四。
自后中使往来。
赏赉不绝。
方崇乞言之典。
以极师臣之敬。
二十五年仲冬十九日
寝疾薨于东都明教里第。
享年七十五。
天下失声。
元宗震悼。
追赠太尉
谥曰文贞公
赙物米粟。
常数有加。
丧葬官供。
仍诏河南少尹崔释之充监护使。
夫人齐国夫人博陵崔氏。
沧州长史艺之女。
淑慎严整。
高明柔克。
训诸子而慈且有威。
丞相而德无违者。
门内之理。
一以见咨。
蹑公而殁。
允终偕老。
呜呼。
公有七子。
复。
同州司功
先公而卒。
升。
尚书郎太仆少卿
尚。
汉东太守
浑。
职方郎中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东京采访使太子左谕德
恕。
都官郎中延原少尹
华。
判入高等登封尉氏
衡。
右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河南节度行军司马
或肃或乂。
或哲或谋。
克笃前烈。
以休令闻。
戊寅岁五月二十九日
虔奉遗约。
归葬公于沙河县太尉丞相原之先茔。
夫人合而祔焉。
礼也。
惟公间气降神。
应期杰出。
生知礼度。
天纵才明。
玉立殿天子之拜。
介然秉大臣之节。
震电凭怒。
谠言而不有厥躬。
鼎镬沸前。
临事而义形于色。
蠢迪检押
难常情之所易。
志深直谅。
易古人之所难。
外其身而富贵不离。
行其道而死生勿替。
非夫含一之德
格于皇天。
不二之心。
形于造次。
则何以异是乎。
允所谓振古之元龟。
皇王之威宝者矣。
且夫公之德烈。
充塞寰宇。
公之谋猷。
著明日月。
大历五年冬十二月
孙俨
惧遗盛美。
不远求蒙。
真卿天禄校文。
太仆之下列。
宪台执简。
谕德之深知。
虽青史传信。
实录巳编于方册。
而丰碑勒铭。
表墓愿备于论撰。
谨凭吏部员外郎卢僎所上行状。
略陈万一。
多恨阙遗。
其辞曰。
天命元鸟。
降而生商。
汤孙之绪。
微子分疆。
词招正则。
尉翼文皇
吏部黄门
纷纶耿光。
忠贤世出。
信史相望。
笃生丞相
祚我有唐。
文明纯嘏。
毅烈坚刚。
恒卫间气。
星辰降芒。
嶷然山立。
铿尔金锵。
忠孝之盛。
人伦纪纲。
垂髫能文。
梦鸟发祥。
通夕究易。
冲龄擅场。
胜冠结绶。
历政洋洋。
乃尉合宫
贰轺琅琅。
赋嗤梅艳。
篇美松长。
苏公嗟称。
才必佐王。
满岁从调。
试言高骧。
登闻黼扆。
骤列绣裳。
簉迹天官
如圭如璋。
言凤阁
纶綍煌煌。
乃作中丞
威棱莫当。
志除凶狡。
廷劾二张
天后愕眙。
百寮震惶。
公独凛然。
出身激昂。
义形言色。
精贯穹苍。
皇室中兴。
嘉谟克彰。
功成牢让。
事轶屠羊。
贰职选曹
谏议是匡。
载清流品。
屡奏封章。
乃侍琐闱。
时维夕郎
悉心纠正。
庶绩咸康
三思睢盱。
席宠干常。
责之就第。
惭惧靡亢。
左曹摄辖。
大卤于襄。
兼刺贝邱。
朋辞雁行。
三思揖语。
公独循墙。
处之不怍。
转旆于杭。
既迁邺城
遂尹洛阳
乃作冢宰
吁谟庙堂。
俄兼宫相
亟绾银黄。
元宗登储。
镇国是遑。
潜谋废立。
谣诼相翔。
厥男挠政。
累奏愆殃。
聿临楚邦。
荐察冀方。
总督幽蓟。
翻飞国庠
亚相烈烈。
尹京趪趪。
旋临建德
歘莅南荒。
俚帅咸蔇。
㮧是攘。
张公颂德。
隽咏甘棠。
所忠来召。
拜命即装。
略无交言。
帝用式臧。
司刑吏
八座抑扬。
兼监黄枢
钧轴是将。
匪躬蹇蹇。
终始洸洸。
乃拜仪同
允釐保障。
河东阅故。
汗洽流浆。
狂竖犯阙。
凶渠既戕。
命公覆狱。
咸脱死亡。
乃涉右揆
谠论泱泱。
每谑王君。
岂常矜庄。
悬车告老。
庶保康强。
方崇馈酳
孤映缣缃。
天不慭遗。
萎哲坏梁。
一人震悼。
九有凄凉。
市既罢贾。
舂仍绝粻。
乃赠太尉
饰终礼滂。
返葬沙河
羽仪央央。
阖朝倾祖。
河尹护丧。
生荣死哀。
行路感伤。
令人孺慕。
攀泣喤喤。
高坟崔嵬。
钜鹿剧旁。
森梢宰树
缭绕连冈。
吁嗟广平
宅此不旸。
孝孙翼翼。
论撰靡忘。
丰碑坚碣。
万古訾相
越州长史李公墓志铭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一
大历己未八月癸丑
尚书比部郎中渤海李公卒。
享年六十。
十月某日。
权窆于某乡原。
呜呼。
公讳锋。
字公颖
蓨人也。
其先自后魏幽州刺史高城公雄四世至皇朝太常博士善信。
善信之孙曰文素。
以文章知名。
秀才
伊阙
文素生胜。
尉于冯翊白水
盖公之父也。
凤阁侍郎平章事武功公苏味道
其外祖也。
公器宇魁异。
英风明迈。
中立不回。
旁通多可。
初不以禄仕为意。
用朋酒自娱。
游江湖閒。
交必一时之选。
言必可大之业。
相国平原镐之镇江西也。
闻而器之。
表为协律郎
上饶
公用仁爱恤茕独。
刚明肃豪右。
不及一年。
上饶之人。
如热遇濯。
亦既报政。
彭城公刘尚书晏以状闻。
诏迁晋陵令
为治加上饶一等。
郡守李公栖筠尤重之。
待以宾礼。
时公以发硎之器。
连宰二邑。
征镇者聆其休风。
方招伫不暇。
陈宣州少游表言其能。
监察御史
参宣歙军事。
事无苛慝。
殿中侍御史
工部郎中从事
部无阙政。
因条奏至京师
当国者伟公之材。
将寘于朝。
公辞未复命。
遂以侍御史旋介。
本使东迁会稽
与公俱东。
永泰末
妖贼杀郡将以叛。
其帅败亡。
贼党诈服。
公以单骑往安其民。
一旦收隐慝三十人。
杀之以徇。
三衢之人。
道路相庆。
人到于今称之。
无何。
比部之拜。
乃兼越州长史
既罢。
归休于无锡私第。
道有所不通。
公淡然自居。
其志愈厉。
加以率性孝悌。
睦亲接士。
财必分人。
衣无常主。
和乐扇于闺门。
信让达于家邦。
其进也。
致身以从政
其退也。
卷怀以自牧。
其亡也。
知与不知。
皆为叹息。
向非懿识全才。
其风可怀。
则曷以臻此。
予忝从公游也久。
故录其实以纪之。
因用表墓志。
铭曰。
才宜处贵。
德宜受福。
允矣比部
曷其不淑。
融融和风。
绰绰旷度。
疏通且仁。
柔惠有裕。
登车持斧。
厥绩方茂。
力命暂乖。
阴阳已寇。
阅川不驻。
广厦摧构。
夜台阴阴。
何日复昼。
权舍人794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禹锡在儿童时。已蒙见器。
荐宠。始见知名。
众之指目。忝阁下门客。
惧无以报称。故厚自淬琢。
靡遗分阴。乃今道未施于人。
所蓄者志。见志之具。
匪文谓何。是用颛颛恳恳于其间。
思有所寓。非笃好其章句。
沈溺于浮华。时态众尚。
病未能也。故拙于用誉。
直绳朗鉴。乐所趋也。
故锐于求益。今谨录近所论撰凡十数篇。
蕲端较是非。敢关于左右。
犹夫矿朴。纳于容范。
尝闻昔宋广平之沈下僚也。苏公味道时为绣衣直指使者
广平投以梅花。苏盛称之。
自是方列于闻人之目。是知英贤卓荦。
可外文字。然犹用片言借说于先达之口。
席其势而后骧首当时。矧碌碌者。
畴能自异。今阁下之名之位
过于苏公之曩日。而鄙生所赋。
或钜于梅花。则沈泥干霄。
悬在指顾间。其词汰而喻僣。
诚黩礼也。繄游藩之久。
觊尚旧而霁严。禹锡惶悚再拜。
上赵漕书 宋 · 朱松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六、《韦斋集》卷九、徽州风物志
某少贱贫,进不能操十百之金贸易取赀,以长雄一乡;
退不能求百亩之田于长山大谷之中,躬耕以为养。
反顾其家,四壁萧然,沟壑之忧,近在朝夕。
途穷势迫,计无所出,乃始挟书操笔,学为世俗所谓举子场屋之文者。
其言决裂繁碎,支离曼衍而不宿于道,无用而可笑,不待详说可知也。
既冠,试礼部,始得脱去。
当是时,年少豪锐之气方俯一世而眇万物,向非有礼义法律羁束于其后先,必且追随一时之侠,挥金使酒,驰骋而啸呼,以自快其意而后已。
惟其不得骋,故歛其使气以玩世者而一寓于诗。
盖尝以为学诗者必探赜六经以浚其源,历观古今以益其波,玩物化之无极以穷其变,窥古今之步趋以律其度。
虽知其然,而病未能也。
窃尝叹夫自诗人以来莫盛于唐,读其诗者皆粲然可喜,而考其平生,鲜有轨于大道而厌足人意者。
其甚者,曾与闾阎儿童之见无以异。
此风也至唐之季年而尤剧,使人鄙厌其文,惟恐持去之不速。
夫《诗》自二《南》以降,三百馀篇,先儒以为二《南》周公所述,用之乡人邦国以风动一世。
其馀出于一时公卿大夫与夫闾巷匹夫匹妇之所作,其辞抑扬反复,蹈厉顿挫,极道其忧思佚乐之致而卒归之于正。
圣人以是为先王之馀泽犹可见其髣髴,足以耸动天下后世,故删而存之。
至今列于六经,焯乎如日月。
春秋之世,列国君臣相与宴享朝聘以修先君之好,往往赋古人诗以自见其意,观时称情,必当其物,不然,有君赋之而臣不拜,其谨且严如此。
而晋、郑垂陇之会,郑之诸卿皆赋诗以属赵孟,而叔向因以知其存亡兴衰之先后。
其言之验,若合符然。
盖心者,祸福之机也。
心取是诗而口赋之,虽吉凶未见于前,而神者先受之矣。
至汉,苏、李浑然天成,去古未远。
魏晋以降迨及江左,虽已不复古人制作之本意,然清新富丽,亦各名家,而皆萧然有拔俗之韵。
至今读之,使人有世表意。
唐李、杜出,而古今诗人皆废。
自是而后,贱儒小生膏吻鼓舌,决章裂句,青黄相配,组绣错出,穷年没齿,求以名家,惴惴然恐天下之有轧己以取名者。
至其甚者,恃才以犯上,骂坐以贻谴,摈斥颠沛,足迹相及。
此何为者邪!
尝闻之夫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嗟夫,圣人之意其可思而知也!
夫王者正心诚意于一堂之上,而四海之远以教则化,以绥则来,以讨则服,与夫僖公牧于鲁野,而其马皆有可用之姿,盖本一道。
而《诗》三百之意,圣人取一言以尽之,乃在于此。
后之学者,不深惟古人述作之旨,而欲以区区者自名曰诗,诚可悯笑。
某也何足以议此,徒以少日嗜好之笃,学之而不至也。
深惟学将求媲于古人,不本是求而唯末之齐,亦见其劳而无功矣。
恭惟执事高文奥学,标准一世,其主盟吾道,推毂后进,盖有先世之遗风。
方持使者节,控引一路,微劳末技,日效于前,以希奖拔,而某以菽水之意窃禄僻邑,未尝得拜伏于下风。
得于传闻,不肖名氏似尝挂齿牙之馀论,得无有称道少日率尔之作以欺执事者乎?
篆刻可悔,方窃自毒。
虽知唐诗人之区区者为可笑,而求以庶几夫圣人之意,此非执事,将安所质之?
窃观执事大笔馀波,溢为章句,句法峻洁而思致有馀。
此正如韩愈,虽以为馀事,而瑰奇高妙固已超轶一时矣。
非深得夫圣人所取于《诗》之意与夫古今述作之大旨,其孰能至此?
某愿闻一二焉,故辄料理十数年所学为古、律诗五、七言若干篇,缮写尘献。
譬诸博弈,或可以奉公退之一笑。
宋广平之沈下僚也,苏味道绣衣直指使者,一日见广平梅花》,骤称于朝,始为闻人。
广平宏毅开济之姿,虽其未达,宜已表世而杰出,岂其屑屑于一赋以求知于人?
味道于此,亦复舍其大而称其细,岂非蕴诸中者必逢时而遭变而后见?
强聒而自鬻者,君子之所贱,而文字之美可一见而决以为阶乎?
广平则某岂敢议,然执事望临一时,四方之士希一言以轩轾于世,则其区区自献而有望于门下者,亦士之常分而君子之所恕也。
文凡谕僭,今之君子或有所不容。
若夫古人上下相求之义,非执事谁望邪?
贱职自縻,末由面请颐诲,惴剽俟命。
乙未闰七月轮对第一劄1235年闰7月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四、《臞轩集》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闻人主所尊者天,欺天过之大者也;
人臣所尊者君,欺君罪之尤者也。
贵为天子,尊无与二,独有高高在上足以起其敬畏之心耳,天可欺乎?
「敕天之命,惟时惟几」,舜之不欺天也,一日不敕则欺矣。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文王之不欺天也,一息不在则欺矣。
「上帝临汝,毋贰尔心」,武王之不欺天也,一念少贰则欺矣。
委质为臣,分圭析爵,凡其身其家之所享者,秋毫皆君赐也,君则天也,君可欺乎?
后不尧、舜,其心愧耻,不以伊尹之待其君者事君,是欺君也。
事君「勿欺也,而犯之」。
不以孔子之犯其君者事君,是欺君也。
「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
不以孟轲之恭敬其君者事君,是欺君也。
臣窃惟韩侂胄用于庆元,迄于开禧,柄国十年,而上下相率以为欺者亦十年。
史弥远相于嘉定,迄于绍定,专权二十七年,而上下相率以为欺者亦二十七年。
皇帝陛下天造神断,忍于容故相之欺而不之诛,天为陛下诛之,遂得以收揽大权,躬亲大政,震霆声于九蛰,焕阳采于积阴,天下欣欣然有得志之喜。
无如欺君之习耳濡目染之久,内外大小之臣犹习以为常而不知改。
臣请为陛下诵言。
二相并命,责任惟均,然禹、皋协恭,固足以成相逊之风。
周、召不悦,终亦底往济之效。
无他,忠实不欺而已。
今也外为推逊,中实相猜,入堂则不同时,正谢则不同日。
谋一事也,甲可则乙否;
用一人也,彼是则此非。
一旬而告假者五六焉,一月而求去者十数焉。
大臣百辟之倡也,何忍为欺以倡之乎?
方今国匮民贫,兵骄将懦,怨讟交起,奸宄相寻,荜门圭窦之人皆有陵上之忿心。
京卒叫呼,难期一静;
四郊多垒,人心皇皇。
危机交急而不停,败證已露而难掩,此独何时,而为左者曰眷顾衰臣宜去,为右者曰讥谤至臣宜去。
昔日谗赵普太祖皇帝者,上责之以鼎铛有耳,汝不闻为社稷之臣乎?
今疑眷顾之衰者,盍自反曰:吾之不能坚上眷如者何由?
当益思总领众职,仰称上意,而后为不欺也。
仁宗皇帝问廷臣谁可为相,王素对曰惟宦官宫妾不知名者则用之,上于是决用富弼,天下以得人为贺。
今疑讥谤之作者盍自反曰:吾之不能副人望如者何故?
当益思所以开诚心,布公道,远谗邪而主善类,而后为不欺也。
不是之思,方且互为比周,交信谗说。
明有明之党,所以攻其右者无不至;
婺有婺之党,所以毁其左者无不力。
而又有往来二相之间,献谀取媚有口如蜜,嫉忠害正有舌如刀,为鬼为蜮有腼面目者,二相方倾耳以听之,于国事乎何恤?
臣思韩忠彦、曾布不相下,而小人京得以乘之;
赵鼎、张浚不相得,而小人得以继之。
使群憸铺排布置之术得行,善类私忧过计之言果中,必至于栋朽榱倾而后已。
夫当国步多艰,陛下方以扶颠持危望二相,而军国之务日以壅遏,道路之谤日以沸腾,执政大臣曾无一言忠于献替。
岂居狄仁杰、李峤之中,则苏味道法当模棱;
李绛、吉甫之际,则权德舆义当无所可否耶?
宰执大臣之欺君者然也。
从橐经筵,所以备顾问而资献纳也。
薰莸共器,鸾鸮同巢,官美于人,爵踰其德,设无二三君子犹系天下之望,几何不污?
文石之班,横经翠幄,多号通儒,突梯脂韦,不敢以望清光,今日曰诚如圣明,明日曰圣学非臣所及,不过雷同一声,相为容悦耳。
乌台谏省,所以主风宪而纠官邪也,明目张胆,见谓称职。
比日以来,罕闻朝阳之鸣,渐有立仗之态,问之则曰吾尝言之而不见行,吾有奏牍而不付出,是则拒谏之名归之上矣。
然有言责者不得其言而不去,如物论何?
间者公族之亲,挟外台之隙,由中进状,不经三省,径下之台。
此殆出于一时乘快指挥,偶不省察,使有以不经鸾台凤阁,何名曰敕?
为言者上意岂不幡然改之,何至窃议于私家,不敢昌言于谏纸?
长此不已,斜封之渐实胚胎焉。
忠爱君父,不忍置于有过之地者,顾乐如是为欺乎?
陛下亲政之始,首重贪赃之罚,今毋谓贪污旧染可以洗而空之也。
前日之贿赂,惟入权臣之一门;
今日之贿赂,或入外戚,或入阉臣,或入近习,旁蹊曲径,不止一途。
顷籍郑损之家,与之同恶如袁韶辈,皆惧及己,潜托宾客,结局聚金,一罅可投,钻刺而入,遂使从臣与词臣交争,阳为不根之词,阴为奸赃之庇,而台臣所劾往往不能以尽行其忠。
举此一节,其他可知。
外而州县,鹰攫狼吞,在在而有,秤提楮币,徒营囊橐之实利,而何补于公家?
苛敛有禁,视为墙壁之虚文,而何顾乎清议?
暴不恤下,贪不畏人,尺寸之援可以攀跻,台府之劾皆得苟免。
田里怨咨,愤气满腹,天高莫诉,怨已在明。
今而曰贪浊之风内外已革者,皆欺陛下也。
权奸当国,招纳奸邻,交通强敌,偷安豢养,玩岁愒日,养痈护疽,及至裂溃。
往岁边帅轻而寡谋,三边方开,一败涂地,甲兵辎重,荡无孑遗。
王楫之来,实欲觇国,将迎过厚,示弱取轻,狼子野心,得以窥我,多治战舰,盛集车徒。
近闻以百万之精兵,分三道而入寇,而吾闻风胆寒,为备茫然。
赵范犹有方略,军民安之。
全子才跋扈飞扬,喜功生事,掊尅惨酷,嬉笑杀人,近于彭城之墟,又有覆师之举。
自初用兵,为自安计,乃招新集之北军,以填南军之缺数,设或变生肘腋,不知何术以制之?
陈韡之在金陵,庶几一贤可制千里之难,而又与不合,两不足恃。
三赵则有埙篪之相应,于则有剑佩之相攻。
廉、蔺之释憾同心,李、郭之相勉以义,可语此,他何望焉?
往者中兴之初张浚、岳飞、刘光世、韩世忠皆善将兵,惟不相能,遂误大计。
若辈小才,敢望昔之万一?
而浅中狠愎,未见其比,徒快睚眦之私怨,遑恤唇齿之相依。
今而曰边鄙之事自有将帅可托者,皆欺陛下也。
臣之所谓人臣相率为欺者,亦既陈于前矣。
陛下自视宫廷壸奥之地,言行起居之微,能不欺天否乎?
荒腆自逸,商德腥闻,一醉日富,周命不又。
陛下于酒则有箴矣,既箴之后,果能使夜气孔神,不乱于杯勺乎?
圣谟经远,不荒于曲糵乎,抑犹未也。
谓非欺天,不可也。
「燕尾」谣作,祸水浸淫;
霓裳》曲终,战尘纷起。
陛下于色则有戒矣,既戒之后,果能知淫声艳色毒于乌堇乎?
狐媚荧惑,惨于戈矛乎?
抑犹未也。
谓非欺天,不可也。
樊、阴恭顺,与汉同休,韦、武横恣,蹙唐于乱,此外戚之不可不戒也。
今设有游龙流水之奢,朱轮华毂之侈,陛下果能禁戢之乎?
富贵有极,人当知足,阴兴此语,天实闻之。
陛下以此儆戒外戚,则不欺天矣。
恭、显用事,炎正业衰,仇、鱼得志,甘露祸惨,此宦寺之不可不戒也。
今设有举动回山海之奸,光焰动四方之恶,陛下果能制柅之乎?
清忠奉公,辞位恳恻,吕疆此心,天实临之。
陛下以此训厉宦寺,则不欺天矣。
抑臣区区愚忠,有所谓欺天之大者,不敢不竟以为献。
夫锡陛下以聪明智勇之资者,天也;
付陛下以崇高富贵之位者,天也,人臣何力之有焉?
弥远贪天之功以为己有,陛下含垢藏疾,若罔闻知。
故虽进退人才不由上出,而未尝有「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之讥;
虽作福作威,听其专擅,而未尝有「贵为天子,不得自由」之憾。
及其自毙,天下大势至于大坏极弊,而不可支持。
陛下犹未悟其罪当诛,凡遇臣下有言其过,则天颜为之不怡,甚至亲洒宸翰,一则卫王,二则卫王,曾不指斥其名,诏诰所属,保全其家,且并与其淫妾悍仆而庇之。
窃窥圣意,不以四海九州之奉为天所畀,皆归之弥远之功,是谁欺,欺天乎?
晋悼公年十有四而得国,犹能语诸大夫曰:「孤始愿不及此,孤之及此者,天也」。
其明断如此,故能以其国霸。
曾谓陛下英明圣武,所见乃不出此?
弥远在日,盗窃陛下之威权,绝灭陛下之友爱,巨慝积衅,上通于天。
陛下犹以功臣名之,若欲宥之数世,臣恐非所以当天心。
宝庆至今,南北生灵之命戕于干戈者,不知几万亿。
民怨于下,天怒于上,连年灾异,史不绝书。
迩者太白经天,占者以为流血千里之象。
陛下亦尝反思其获戾于天之由乎?
天理人伦之变,必有大不安于圣心者,权奸尚在,事有牵制,人犹得以谅其非陛下之本心。
今反厚于奸臣之恩,而恝然于同气之念,将何辞于天下乎?
此愚臣之所不忍言,敢昧死妄议,以此为欺天之大者也。
上好仁则莫不好仁,上好义则莫不好义。
陛下茍有一念之欺天,安能责臣下之不欺君乎?
臣愿陛下常蚤夜以畏天之威,毋逸豫以重天之怒,于圣心所大不安者,求以理义安之,而又于禁戢戚属、检柅宦官者,既谨之,又谨之。
明诏大臣,协心辅政,宏济艰难,如苴漏舟,如沃焦釜,毋悠悠而视,毋安安而居。
群工百辟,皆当洗濯磨励,竭忠尽瘁,毋至相率以欺朝廷,则天下事势犹有可为之理。
不然,内外之变交激,宗社之危无日矣。
虮虱小臣,日怀嫠不恤纬之忧,乍睹威颜,未信而谏,罪当万坐。
惟陛下裁择。
感事二首 其二 清 · 张罗澄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哀台湾笺释附录
枉将迎击布黄麻甲午七月朔,有「一遇倭船、迎头痛击」之诏),沸溃悲闻塞上笳。
任事模棱苏味道,上书痛哭长沙
乾坤有意用豺虎,夷夏何人搏豕蛇(倭氛未平,回匪又乱)
剩有圯桥遗策在,还输丹悃报天家。
九日直南书房说岩梦敦澹人诸公限韵二首 其一 清 · 叶方蔼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读书斋偶存稿卷一
禁里秋光似水澄,校书终日对良朋。
恩深共拥三重席戴凭与诸儒论经夺席数十重帝厚遇坐为设三重席),寒近先思半臂绫宋子景修史天寒著紫绫半臂)
暮齿自羞识路马(予齿最衰而无知故以自况),俊才真羡得霜鹰苏味道王无竞同直苏才俊目为九月得霜鹰举以况诸公)
相看诗兴谁偏健,尽让蝥弧及早登(诸公诗皆就予独未成)
新秋杂感四首 其一 清 · 曹铭彝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部
陆沈世务易成嗟,克复神州再造家。
枉属模棱苏味道,更无痛哭买长沙
上方高谊酬良犬,当道殷忧式怒蛙。
闻说和亲非国辱,宰臣循例罢珠厓。
苏氏族谱 北宋 · 苏洵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七、《皇朝文鉴》卷八八、《崇古文诀》卷二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五七、《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七四、《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一六、《名世文宗》卷二五、《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卷一○二
苏氏之谱,谱苏氏之族也。
苏氏出自高阳,而蔓延于天下。
唐神龙初长史味道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
而谱不及焉者,亲尽也。
亲尽则曷为不及?
谱为亲作也。
凡子得书而孙不得书,何也?
以著代也。
自吾之父以及吾之高祖,仕不仕,娶某氏,享年几,某日卒,皆书,而他不书,何也?
详吾之所自出也。
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皆曰讳某,而他则遂名之,何也?
尊吾之所自出也。
《谱》为苏氏作,而独吾之所自出得详与尊,何也?
《谱》,吾作也。
呜呼,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情见乎亲,亲见于服,服始于衰,而至于缌麻,而至于无服。
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吊;
喜不庆,忧不吊,则涂人也。
吾之所以相视如涂人者,其初兄弟也。
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
悲夫,一人之身分而至于涂人,此吾《谱》之所以作也。
其意曰:分而至于涂人者,势也。
势,吾无如之何也已。
幸其未至于涂人也,使之无至于忽忘焉可也。
呜呼,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系之以诗曰:「吾父之子,今为吾兄。
吾疾在身,兄呻不宁。
数世之后,不知何人。
彼死而生,不为戚欣。
兄弟之亲,如足于手,其能几何?
彼不相能,彼独何心」!
苏氏讳釿(不仕,娶黄氏,享年若干,七月二十六日卒。)//子祈/无嗣/子福/子宗夐/子昭凤/子惟赞/子垂象/子垂正/子垂范/子惟善/子垂则/子昭庆/子惟德/子宝/子昭文/子渭/子瑗/子沆/子浩/子渐/子洙/子宗艺/无嗣/子宗琼/无嗣/子礼/子晫/子昭翰/子文质/子士元/子文圭/子士能/子士良/子士宁/子士嘉/子士宗/子晙/子昭遇/无嗣/子昭远/无嗣/子昭逸/无嗣/子建/无嗣/子暕/无嗣/子祐/子宗霭/子昭玘/子文实/子惟忠/子惟恭/子文宝/无嗣/子现/子文采/子士祥/子宗著/子德谦/子永/子讳祜/(不仕,娶李氏。享年五十四,七月三十日卒。)/子宗善/子图/子惟益/子允元/子允滋/子惟吉/无嗣/子昭越/无嗣/子宗晏/子/)((阙)无嗣/子宗昪/子德荣/子哲/子珵/子瑜/子德升/子淳/子舟/子德元/子汶/子讳杲,
/(不仕,娶宋氏,享年五十一,六月八日卒。)子讳序,
/(仕至大理评事,娶史氏,享年七十五,五月十一日卒)子澹/子位/子佾/子涣/子洵/子宗晁/无嗣/子德/子子勋/子慎言/子庆昌/子复圭/子澄/
按:《苏老泉先生全集》卷一四。又见《苏氏族谱》(《说郛》宛委山堂本󷈻七一)。